close
![]() |
書名:論殺戮:什麼是殺人行為的本質? 原文名稱:On Killing:The Psychological Cost of Learning to Kill in War and Society 語言:繁體中文 ISBN:9789573278177 頁數:400 出版社:遠流 作者:戴夫.葛司曼 譯者:霍大 出版日期:2016/04/29 類別:社會科學 |
論殺戮:什麼是殺人行為的本質?購買網址: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assp.php/87926/products/0010713109?utm_source=87926&utm_medium=ap-books&utm_content=recommend&utm_campaign=ap-201610
我們若不知道黑暗,就無從瞭解光明。
我們若不知道死亡,就無從瞭解生命。
□
第一本探討殺戮行為的系統性研究專書
□我們若不知道死亡,就無從瞭解生命。
□
第一本探討殺戮行為的系統性研究專書
★美國亞馬遜書店人文社科類第3名
★美國亞馬遜書店讀者平均4.5顆星好評
★美國聯邦調查局、聯邦緝毒局訓練學院、西點軍校、空軍官校以及許多執法單位之必讀書目
□
在號稱步入文明社會的今日,暴力仍不斷在全世界蔓延,殺人事件、恐怖攻擊、大大小小的戰爭……層出不窮,手段似乎也越見兇殘。
殺戮難道是人類的天性?到底什麼是殺人行為的本質?
作者透過歷代戰爭研究發現:
‧南北戰爭期間,士兵在平均27公尺外朝無掩蔽的敵方部隊射擊,每分鐘造成的傷亡數只有1~2人,且在戰場上發現90%的槍枝裝填但未擊發;
‧一次大戰期間,有多數士兵只朝天空開槍;
‧二次大戰時的美軍步兵中,朝敵人射擊的比例僅15%;
‧不朝敵人射擊的士兵並沒有逃跑或躲藏,他們不是朝敵人頭上方開槍,就是協助同胞裝填彈藥,或是假裝開槍,在隔壁同袍開槍時假裝受到後座力的撞擊。
為什麼數百年來士兵拒絕殺敵的情形不斷出現?
為什麼明知拒絕殺敵會危及自己性命,卻依然不開槍?
有沒有可能,人類其實有著強烈「抗拒殺戮同類」的本能?
本書為第一本探討殺戮行為的系統性研究專書。作者從歷代研究著手,輔以許多戰後老兵的訪談,以科學方法剖析人類的殺戮行為本質、有哪些心理與社會因素促使人類出現殺戮行為,以及殺戮行為要付出的代價。最終目的是找出影響殺戮行為的各種力量,進而瞭解社會上暴力犯罪的原因。
□
光明與黑暗力量同時存在我們體內,惟有理解人類行為,才有可能影響人類行為,得到文明得以延續的希望。
名人推薦
李茂生□ 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
顧立雄□ 律師、立法委員□
共同推薦
國外讀者好評
□
如果你想瞭解暴力發生的原因,這本書可以提供你很多知識。──Donald J Seiler
□
針對殺人這個主題,集結大量資訊、研究,作者也提供精闢見解,說明我們受到的訓練會產生什麼情緒與後續影響。心理學家和精神病學家必讀。──EVANB
□
從警探一職退休後,我埋頭讀了大量討論行為科學的書籍,對人處於生死關頭時的行為有些疑惑,譬如為何戰鬥人員遇到危機時,反應卻大不相同,這本書印證了我的想法。──Al Toth
□
本書深入分析殺人時的心理狀態,內容之紮實、複雜,絕對超乎你的想像。作者提出有力的研究佐證,剖析人類暴力史,探討社會為何演變成如今這種病態的樣貌。」──Hwkeye1
相關關鍵詞:找書推薦, 網路書城, 博客來網路書店,博客來網路書店,博客來網路書局,博客來e-coupon 2012,博客來書店,1i6博客來網路書店,博客來網路書店歡迎您,博客來書局,博客來售票網,博客來折價券2012,books 博客來網路書店
瀏覽此商品的人,也瀏覽
同類商品新上架
本類新品熱銷
全站熱搜










留言列表

